
今日(4月13日),長安在全球伙伴大會上正式發布其全新數字純電品牌,定名“深藍“。
有心還是無意,長安的新品牌恰好與1997年戰勝彼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的超級計算機“深藍“同名。1997年5月11日,那是人工智能歷史上里程碑式的日子。
同樣,今天的中國海軍也正尋求走向“深藍”。從黃海走向藍海,意味著海水越深,對海軍而言,也即管轄的海域越大,海軍的實力越強。
這恰恰也貼合了長安賦予其深藍品牌的象征意義:探索、生命、科技與未來。
走出去,擁抱“深藍”,即是長安汽車的轉型策略。2017年,長安便發布其新能源戰略,計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并提出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的目標。
雖然此后長安再未提起2025年停售燃油車的目標,但全力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這一點,長安顯然牢記在心。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未來80%的燃油車企都將關停。今天,在長安自己的全球伙伴大會上,朱華榮再次強調,過去一年中,傳統燃油車市場現存85個品牌,月銷量千臺以下的品牌有34個,有9個品牌消亡。預計未來3-5年,80%的品牌將面臨關停并轉。
中國品牌只有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創新、加速轉型,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那么,這條路,長安走得如何?
——01——
第三次創業成果顯著
長安將其從2017年以來的戰略轉型稱為第三次創業,即創新創業計劃。經過五年的轉型和突破,成果顯著。
在銷量方面,2021年,長安集團年度銷量23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175萬輛,同比增長16.7%;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0萬輛,進入行業前十;海外出口突破10萬輛。
在剛剛結束的2022第一季度,長安汽車累計銷售65萬輛,同比增長1.6%,順利達成“穩增長“目標。
而一季度整個車市零售銷量較去年減少23.2萬輛,僅3月就減少了近20萬輛。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長春和上海疫情影響,導致多家車企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據乘聯會4月11日發布的數據,今年3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57.9萬輛,同比下降10.5%,一季度同比下降4.5%。
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安還能實現“穩增長”實屬難得。
在三月批發銷量榜上,長安汽車更是首度超過一汽大眾成為銷冠。在零售銷量上,長安也以12萬輛的成績,以僅落后一汽大眾6000輛的成績排名第二。
當然,疫情讓南北大眾損失慘重,但長安13.2萬輛的批發銷量和12.0萬輛的零售銷量成績也不可謂不亮眼。
而在新產品方面,今年,長安汽車將陸續推出36款新品,自主品牌19款,其中全新產品9款,改款煥新產品10款,新能源產品8款。
一季度已成功推出UNI-V、第二代CS75PLUS等產品,UNI-K、UNI-T、第二代CS55PLUS也將全面改款升級。
此外,多動力組合的“汽車機器人“歐尚Z6、基于EPA0平臺打造的LUMIN、基于EPA1平臺打造的C385將于下半年上市。同樣,由長安、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的首款產品阿維塔11也將在今年上市。
2022年,長安計劃產銷245萬輛,同比增長6.5%。其中自主品牌產銷185.7萬輛,同比增長5.9%,市占率達到11%。
到2025年,長安計劃總銷量達400萬輛,其中,自主板塊300萬輛,新能源105萬輛,占比達到35%,實現國內一流的目標;2030年,長安汽車銷量達到550萬輛,其中,自主板塊450萬輛,新能源270萬輛,占比達到60%,達到國際領先的水平。
按照目前的銷量來看,長安汽車要實現2022年的銷量目標應該并不難,主要看后續整體的大環境是否會繼續惡化。
但在新能源車銷量上,2021年長安汽車全年銷量為十萬級別,2025年要實現105萬輛的話,意味著整體銷量要翻十倍,這樣的目標不禁讓人捏一把汗。但同時,這確實也展示了長安在新能源轉型上的野心與信心。
——02——
增加科技含量
未來,長安的目標是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在電動化領域,長安汽車推出多款新能源平臺架構。
MPA架構兼容ICE及其電氣化產品,是集成多元形態、多元能源、多元場景的智慧架構,已隨UNI-V首發;
EPA架構是面向主流電動車市場的平臺架構,純電系列產品C385、C673、長安LUMIN即將發布;
CHN平臺是長安與華為、寧德時代攜手共創的全球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
面向未來,還將打造智能電動汽車架構SDA。
而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能力上,長安將突破800V高壓、油冷電機等技術。完成450V/800V多合一電驅平臺打造,最大可滿足400-1000km超寬里程需求;在800V電驅平臺上,匹配高倍率快充電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150~200公里。
同時,長安將致力于降低整車能耗,實現更長的續駛里程,做到A級車電耗≤11kWh/100km,按0.52元/度電費計算,每公里使用成本不到6分錢。
在電池方面,長安還將突破電池底盤一體化集成技術、加速半固態和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通過電池與底盤一體化集成設計可以有效降低整車重量與成本,而量產應用固態與半固態電池則可為用戶提供更長續航、更加安全的純電體驗。
此外,長安計劃加速氫燃料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步伐,建立健全覆蓋“零部件-系統-整車”的氫能研發制造和測試體系,自主掌握系統集成與控制技術。
長安已先后成立智能化研究院、阿維塔科技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軟件公司、梧桐科技,為新能源、智能化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應該說,長安的愿景是美好的,但是否能如約完成多項極具挑戰性的技術研發,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03——
兩個電動品牌未來感十足
在本次的全球伙伴大會上,長安汽車正式官宣了其新品牌的名字:“長安深藍“。和阿維塔一起,長安對兩個品牌的定位分別為數字純電品牌和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長安深藍的品牌寓意是探索、生命、科技、未來,旨在為Z世代提供創新、個性、低碳和可實現萬物互聯的新能源汽車。
阿維塔則定位于高端智能品牌,由長安與寧德時代和華為共同打造。寧德時代為阿維塔第二大股東,華為雖沒有正式入股,但為阿維塔提供了緊密的支持。阿維塔將全系搭載華為HI(Huawei Inside)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去年發布的阿維塔11搭載華為提供的雙電機系統和寧德時代的90.38kWh三元鋰電池,續航里程達600km,同時采用寧德時代最新的CTP電池組技術,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在智能化方面,阿維塔11搭載3顆激光雷達和400Tops高算力平臺,可實現多場景高階智能駕駛輔助。
▲ 阿維塔011
而4月8日剛剛發布的由阿維塔首席設計官與紀梵希創意總監Matthew M. Williams共同設計的聯名限量版阿維塔011更是在阿維塔11的基礎上實現進一步升級,從外觀到內飾,從性能到智能化都充滿了未來主義科技感。
到2025年,長安計劃為深藍品牌推出5款新車,阿維塔則規劃有4款整車產品,分別覆蓋中高端主要細分市場。其中基于CHN平臺的第一款車型阿維塔11即將實現量產。
▲ C385
阿維塔的混改也是長安的品牌轉型計劃中值得一提的重大舉措。2021年11月5日,長安汽車發布了推進阿維塔混改的計劃,擬為后者引入寧德時代、福建閩東、重慶承安、兩江西證、南方資產、南方工業基金作為本次增資擴股的投資主體參與增資。
混改后,長安汽車持股比例由95.38%稀釋到39.02%,寧德時代持股23.99%,為第二大股東。而蔚來則未參與增資,持股比例由4.62%稀釋到1.13%。
對于一家國字頭的車企來說,邁出混改的腳步意味著更大程度地獨立行走,接受市場的考驗。
此外,長安還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國內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轎車。
——04——
數字化轉型打造新營銷
和產品一起轉型的還有營銷模式。
長安計劃從LUMIN開始采用新營銷模式。
即以客戶為原點,構建統一的營銷數字化中臺。通過線上平臺運營、線下數字化強運營,實現營銷信息流精益化、物流敏捷化、資金流輕量化。
新的模式將為主機廠打通與消費者直通直連的橋梁,促進訂單精準匹配生產、降低終端庫存壓力、資金壓力,優化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提升客戶體驗,推動廠商關系從傳統批售關系向共創共贏關系轉型。
為此,長安還將構建智能制造系統,打造敏捷交付、供應鏈協同制造、工廠智慧運營3條主線。
包括構建銷售訂單到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零部件資源、物流資源的“端到端集成“交付系統;搭建協同制造云平臺,逐步將供應商的物料采購、配送、制造、質量狀態、倉儲、發貨等數據接入云平臺,快速將客戶訂單轉換為物料訂單并傳遞到供應商,供應商按需生產和配送,從而實現生產、質量、設備、工藝、物流、能源等業務數字化、透明化、可視化,實現數據驅動管理。
——05——
產業變革下的中國品牌
朱華榮表示,當前的汽車產業正迎來新的產業經濟,汽車正在從簡單的出行工具向“汽車機器人“轉變,產業鏈也將由”硬“變”軟“,由”鏈“變”網“,從以硬件協同轉向更多以軟件協同,從鏈式關系向網狀生態轉變。
對中國品牌來說,產業巨變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當前中國自主品牌已經具備了換道并行,甚至超車引領的能力。但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優勝劣汰加速。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共有約96家企業集團、130余個品牌,是全世界汽車企業最多、品牌最多的市場。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加入,在產業變革驅動下,產業淘汰賽加速。
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安汽車的戰略轉型道路應該說走得還不錯。
今天,長安再發“深藍”新品牌,進一步擁抱電動化、智能化的未來,其決心也可見一斑。而未來長安是否能擔得起“世界領先”的名銜,我們且拭目以待。

x
-
長安擴軍,擁抱深藍 2022-04-14 11:00
-
組建萬人團隊,挑戰整車操作系統,奔馳勝算幾何? 2022-04-14 10:47
-
自研整車操作系統MB.OS,推動L3級自動駕駛中、美上路:奔馳為什么這么拼? 2022-03-25 12:15
-
捷尼賽思于紐約全球首秀捷尼賽思X SPEEDIUM COUPE概念車 2022-04-14 08:59
-
基于“山海平臺”研發制造,哪吒S內飾草圖首次公布 2022-04-11 16:03
-
官方指導價8.99萬元,吉利帝豪S跨界玩家版用更多個性特征吸引Z時代用戶 2022-04-12 18:08